订阅
沉浸式剧本杀 https://www.td010.com 核心观点: 市场空间:性能领先的热端部件应用材料,装备现代化建设及国产替代提供成长性,多元下游及广阔后市场支撑长期稳定性。高温合金是指能在高温及一定应力下长期工作的一类金属材料,可分为变形、铸造和粉末等,三者工艺路线的发展取决于性能与成本的平衡。高温合金相关企业处于航空航天发动机产业链的上游材料环节,产品标准化特征利于弱化下游型号研制及客户风险。中期,装备现代化及国产替代提供成长性;长期,由于下游应用于维修频率高的热端部件,该领域典型特征在于广阔后市场,间接奠定高温合金需求的长期稳定性。 竞争格局:航空发动机高安全及可靠性要求、工艺间的低互补性&高经验壁垒催生多寡头格局形成,具有规模化成本优势、先发高技术经验积累的企业有望强者更强。全球范围看,高温合金行业呈现多寡头格局,长周期稳定性较强,其底层驱动力在于:一方面,下游应用领域研制时间长、可靠性要求高、系统复杂程度大,牵引上游高温合金材料相比下游整机更慢的技术迭代速率,加之航空发动机对安全可靠的要求多提高认证门槛,继而提高新供应商进入的难度及时间;另一方面,受限于性能及成本差异,即使在同一结构,高温合金的使用范围也有较大不同,使得单一工艺路线难以实现赢者通吃,且不同工艺经验壁垒高。重资产属性下企业竞争核心在于成本领先,该优势源自长期且规模化的资本开支,及具备多产品线共用对抗需求波动。具备其他业务实现部分设备共通共用的企业,其对抗行业需求短期波动以及抵抗新进入者的能力也相对更高。 海外复盘:高温合金企业盈利驱动的主要矛盾在于需求周期与产能周期的匹配,次要矛盾在于行业成熟时期竞争压力会放大成本端波动的影响。复盘美国重点企业21 世纪初的盈利股价高增期,主要原因在于:彼时全球商业航空航天正处于创纪录的景气向上周期,供给短期扩张有限加剧供需紧张,反映到下游飞机及发动机主机厂的“补库存周期”,牵引上游高温合金景气度提升,加之资本开支规模的前置性,放大了美国高温合金企业的盈利弹性。后期,经济危机影响引发全球航发市场的“去库存周期”,同时“恰逢”ATI 等企业新一轮资本开支的规模化转固、PCC 中游环节向上渗透并购高温合金企业SMC 打破原有格局,使得多数海外高温合金企业多希望与下游客户签订长期协议,对量的需求放大了上游原材料对其成本波动的影响。 投资建议:不同于美国企业,国内需求处于扩张周期,且判断当前为此轮周期的起点。同时,展望国内市场,我们认为高端装备行业各环节格局稳固性在中长期内仍然较高,优选关注格局稳固龙头:钢研高纳、抚顺特钢、图南股份、西部超导、隆达股份、中科三耐等。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超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行业重大政策调整的风险等。 (文章来源:广发证券) 文章来源:广发证券![]()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