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虽然只是一个中东欧的小国家,但这场选举却可能有超出其本国的影响。 文|阿晖 俄乌冲突仍在打打谈谈,西方世界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之时,一个欧盟国家的选举结果,却让美国等西方国家被狠狠打脸。 这个国家就是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匈牙利。 据新华社报道,匈牙利国家选举办公室4月3日晚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匈牙利执政联盟(青民盟和基民党)在当天举行的国会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在计票进度达到91.06%时现任总理欧尔班所在的执政联盟得票率已经达到53.49%,在199个国会席位中将占据135个,这已经超过了总席位的三分之二。 这个结果,也意味着欧尔班的总理任期将会持续到2026年,这是欧尔班赢得的第五个同时也是连续第四个总理任期。欧尔班曾于1998年至2002年任匈牙利总理,2010年重新上台,并于2014年和2018年两次赢得连任。而这次选举的胜利,也使得匈牙利现政府成为目前欧盟国家里执政时间最长的政权。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 之所以说美国等西方国家被狠狠打脸,是因为欧尔班曾被西方媒体形容为欧盟成员国中“普京最好的盟友”,而欧尔班的多项政治行动,尤其是在俄乌冲突后的一些表态,引发其他西方国家的不满。此次欧尔班成功实现连任,或许是很多西方国家不希望看到的情况。 有媒体以“让西方世界吓坏了”为标题形容此次匈牙利选举结果,虽然不至于这么夸张,但是在欧盟和北约内,有这么一个“异类”,肯定是让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很不爽的。 4月3日,布达佩斯,欧尔班在一个投票站投票 作为欧盟和北约成员国,匈牙利的确算得上是个“异类”。 回顾欧尔班执政的过去十多年,他确实是欧盟里面最公开亲俄罗斯的,同时也跟中国得关系非常紧密。在原来华约集团这些东欧国家一股脑地完全投入西方怀抱的时候,匈牙利却依然保有着自己的冷静与思考。 俄乌冲突爆发后,为了不在欧盟范围内“逆势而为”,匈牙利对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进行了谴责,支持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并允许北约加强在匈牙利的存在。但欧尔班并不完全赞同这些制裁,他屡次表示不愿让匈牙利成为战争的牺牲品,拒绝通过向乌克兰输送武器的形式卷入战争。欧尔班不仅拒绝了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还禁止通过匈牙利领土向乌克兰运送任何武器。同时,他也表示不会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关系。 匈牙利不允许其他国家通过本国向乌克兰运送武器或派遣军队 欧尔班的表态和举措,是欧盟关于俄乌冲突的声音里最明显的一个变调。这种模糊的政策与欧盟积极制裁俄罗斯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因而受到匈牙利反对党联盟的批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上个月在对西方演说的时候,就点名了匈牙利,认为匈牙利不肯制裁俄罗斯,不肯好好的支援乌克兰,“亟待改进”。 正因欧尔班一贯的亲俄态度和在俄乌冲突后的表态,西方主流媒体唱衰欧尔班,称这将对他的选情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也不断为反对党联盟的领导人马尔基·佐伊宣传造势。选前的一切民调也显示,支持青民盟的选民比例虽然略微领先,但与反对党联盟并未明显拉开距离。许多西方媒体和分析家认为,匈牙利正呈现出势均力敌的政治极化。 匈牙利反对党联盟的领导人马尔基·佐伊 可以说,美国和欧盟在内的西方世界,对于这次匈牙利的投票结果,是“高度期待”的。匈牙利一旦“变天”,不仅可以又一次拿来做“民主胜利”的国际宣传,而且整个欧盟和北约就“和谐”了,没有杂音了。 然而现实却让西方世界大失所望,欧尔班所在的执政联盟,居然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反对联盟的票数与之相差的票数实在差得太远。 但显然,执政联盟确实曾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在胜选后,欧尔班在布达佩斯感慨这场选举的不易:“这场胜利值得铭记,甚至是余生一直如此,因为我们有最广泛的(对手)需要克服。国内左派、国际左派、布鲁塞尔的官僚、索罗斯帝国的金钱、国际媒体,甚至是乌克兰总统。” 4月3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的集会上发表讲话 很有意思的是,不管是执政党或者是反对党,在选举中的口号都与俄乌冲突这样的国际因素相关,而非国内因素。 欧尔班的口号就是:战争或和平。他的理由很简单:如果我们现在选择制裁俄罗斯,第二天就没有天然气了。如果下一场的战争打到了匈牙利,请问一下匈牙利人该怎么办?我们必须要有自主的利益所在,才不会成为大国的棋子。 而反对党打的旗号是:要欧尔班还是欧盟。意思是欧尔班是欧盟的“坏学生”,他都不跟大家在一起,我们要融入欧盟这个大家庭。 匈牙利的选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结果就是欧尔班的和平呼声获得了大多数选民的支持。欧尔班曾说:“这不是我们的战争,我们必须置身事外。”他的态度就是,在国家利益的考量面前,所谓的道德和对与错,根本就不重要了。可以说,欧尔班这种中立、不愿亦步亦趋的姿态符合大多数匈牙利人的心理。 4月3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的集会上发表讲话 匈牙利国内媒体则认为,欧尔班的胜选与其满足人们诉求与自身定位准确有关。 据《今日匈牙利》报道,在匈牙利的农村地区,几乎清一色的选民支持青民盟,青民盟在20个农村中获得了五分之四以上的选票,十个农村的支持率甚至为96%。分析认为,欧尔班税收减免以及限制燃料食品价格的政策赢得了普遍家庭的青睐。许多农村地区无法获得与匈牙利城市相同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因此依赖政府的财政支持。 在关系国计民生的生活成本方面,欧尔班其实一直采取的是务实的态度。在大多数欧洲国家选择采取俄罗斯之外的能源进口渠道而直接增加成本的背景下,欧尔班拒绝与俄罗斯能源断联。目前,匈牙利90%的天然气和65%的石油都进口于俄罗斯,欧尔班并不希望能源渠道受到波及从而危害该国经济。得益于此,匈牙利的电价目前保持欧盟最低。 在欧尔班胜选后,西方主流媒体的基调围绕在一以贯之的对欧尔班的担忧和指责,并继续沿用“与欧盟价值观冲突”、“传统保守”等长期以来的术语。英国广播公司在欧尔班胜选后用了“欧尔班的胜利让欧盟头疼的标题”,并在文章中继续将欧尔班描述为“与普京关系密切”“非自由主义”,并称欧尔班对乌克兰的态度正令欧盟和北约不安,匈牙利将变得“更加孤立”。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风景 匈牙利是不是将“更加孤立”有待观察,欧尔班能不能顺利地度过下一个总理任期,未来的几年的时间里匈牙利的政局会有什么改变,也都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有国际分析家认为,作为此次俄乌冲突后欧盟里第一个进行选举的国家,匈牙利的选举结果,或将对其他国家的选情起到一些“催化剂”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对俄罗斯的制裁上,欧盟国家并非完全铁板一块。因为被美国逼着与俄罗斯的天然气和原油“断联”,欧洲国家已经被能源短缺和高涨的能源价格顶得有点喘不过气。德国就已经开始用一种将欧元在银行兑换成卢布来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变通”办法来“曲线救国”。因此他国选民会发现,原来匈牙利这样不用道德诉求,只以国家利益来看待俄乌冲突,是可以赢得选举的,这样子是行得通的。所以,匈牙利虽然只是一个中东欧的小国家,但这场选举却可能有超出其本国的影响。 下周就是法国的大选了。法国眼下正是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马克龙这段时间以来,是欧洲主要国家里面唯一能够和普京不断通电话的领导人。民调显示,马克龙与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总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的胜算比正迅速接近。 法国大选鹿死谁手,有意思了。 部分资料来源:文汇网、环球网等 美国微信充值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