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国外充值 你说现在的日本人老实吧?还真老实,30年来没涨过一分钱工资,照样老老实实地每天挤地铁上班。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比我们中国要早,中国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而日本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早了整整30年。 1956年到1973年间,日本平均每年GDP增长率为9.1%,其中在1968年时,达到过12.4%。长期的高速增长必然会引发经济泡沫,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原本1亿日元(约500万元人民币)的房子,一下子跌至5000万日元。自然,原本认为“明天的日子一定会更好”的人们,突然发现加班费没了,东西卖不出去了,银行催着提前还贷了,没过多久,日本社会诞生了一个流行语,叫“夜逃”——还不起贷款的人,只能选择夜深人静时悄悄逃离。 于是,日本一蹶不振,从1991年至2021年间,日本GDP的增长率平均下跌至0.7%,日本因此又诞生了一个新的经济名词,叫“超低空飞行”。 1990年,成为日本经济从虚胖变为精瘦的转折年。 1990年,我的中国国内工作时的月薪是320元人民币,一年的收入是3840元。而当年,日本的人均年收入是406万日元(约19.8万元人民币),两者相差51倍。如果按照当年国家公布的城镇居民可支配年收入903元计算的话,那么,差距是219倍。 这一年,韩国的人均年收入是240万日元(约11.7万元人民币),与日本只差了一倍多。 30年后,到2021年,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5128元(实际工资年收入为1万7917元),比1990年时提高了39倍。当然,以房价对比,1990年时,我老家浙江的一套70平方米公寓楼,价格是2万元人民币左右。现在的价格是210万元人民币,提高了100多倍。 但是,日本2020年的人均年收入为424万日元(约20.7万元人民币),仅比1990年的406万日元多出18万日元。 也就是说,30年间,日本人的工资没有涨过。 不仅是工资,东京的房价,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也才刚刚回到1亿日元(实用面积100平方米)的水准。 这说明,30年来,日本物价也基本没有涨过。 企业没加工资,员工手头就紧。手头一紧,钱包拉链就紧。钱包拉链一紧,市场消费就低迷。市场一低迷,生产就没劲。 在过去30年间,日本经济就是形成了如此糟糕的恶性循环。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30年间没涨工资呢? 最主要的责任在于长期低迷的经济,但是责任的操盘手是企业。 你说日本企业不赚钱吧?即使在异常艰难的2021年,索尼、丰田和日本7大国际商社等,均创下了历史最高的纯利润额。 那么,日本企业既然这么有钱,为什么不分一点给员工呢? 其实,经过泡沫经济崩溃之痛的日本企业,为了防止再次遭遇冲击,将大量的利润变成企业内部的存款,实施“家有余粮心不慌”的战略,而不是将利润用于提高企业员工的薪水待遇。到2020年时,日本企业的内部存款总额达到了484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国家一年GDP的总量。 日本企业的这一种“蓄水式”经营模式,使得他们安然度过了过去30年间发生过的亚洲金融危机、世界金融危机,也在最近3年的新冠病毒疫情冲击中没有倒下,依然保持着百年企业的顽强韧劲和生命力。但是,员工的工资却没涨一分钱。 日本企业的鬼理论是:你的工资确实没涨,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企业也没减你一分钱的工资,同时也没有解雇你。你说是涨工资重要,还是保饭碗重要?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7月14日夜的记者会见中强调,要全面实施“新资本主义社会”的建设,必须增加员工工资,让员工有余钱购买各种商品,活跃市场,从而实行经济的良性循环。 但是,由于日本法律规定,政府不能干涉企业的经营,因此,日本政府的要求,无法奈何企业。现在有学者提出两个方案,可逼企业加薪: 第一,对于没有加薪记录的企业,禁止参加政府项目的中投标; 第二,对于企业内部的巨额存款实施征税。 但是,这两个方案的实施均无法可依。 现在就要看岸田的手腕,能否说服企业加薪。 不过,有一条消息正在刺激日本人的神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发表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度,韩国的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462万日元(约22.5万元人民币),而日本则为424万日元,已经被韩国超越。这意味着,不怎么被日本人瞧得起的韩国人,现在比日本人有钱了。 这能不气死日本人吗? 但愿这一种刺激,能够引发日本企业的加薪热,让日本人的口袋里也多一些零花钱,告别30年不涨工资的痛苦岁月。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